藍晶晶的憂鬱海

作者 alinggo on .

因為家有五歲小孩,大人紛紛浸泡到憂鬱之海。那是一段憂鬱期,有可能不藥而癒,也可能越陷越深,終至無法自拔。主要的原因是,他們的孩子就要上小學了。
 
有人是幸運的,立刻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學校;有人則輾轉覆輾轉,好不容易越區就讀、拜託親朋好友讓孩子得以遷轉戶口,總是要找到心中覺得最盡力的,最不辜負心中想望的學校或老師。有些家長選擇地理位置近的、方便接送的,有的則乾脆選擇私立學校,祈禱學費高一點真的可以獲得高一點的教學品質,或者換取比較優質的親子時光(比如:某私立小學包辦一切安親才藝,因此家長可以輕鬆點不必接送)。目前為止最讓我驚艷的,是為了孩子要上小學,而放棄工作的父親母親,他留下老婆或老公,自己帶著大孩子到宜蘭慈心念公辦民營的華德福小學,每週與另一半見面的時間大量減少。也有人覺得中橫裡頭的公立森林小學不賴,但孩子必須被迫住校,總之,憂鬱的理由很多,但在怎麼多也差不多是:大人自己的作息如何調整,以及親子相處時光如何權衡、拿捏甚或犧牲....這類的問題。
 
搬到花蓮來且從事兒童文學創作教學這十多年來,每年都有家長詢問類似的問題:「哪間小學比較好?」這真是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。尤其我可以感受到,在問問題的時候,有的人已設定了一些好與不好的標準,比如:原漢學生比、師生比、學校口碑等等。因此,最理想的答案往往是見仁見智,而最理想的回復往往是反問,「你最在乎的是什麼?」
 
2010年,以前沒想到的事情終於發生。這個大問題開始變成我得想的問題。開始有人提醒我,你的孩子要念小學了,要念哪裡。有人直接說;「遷戶口了嗎?」我的答案通常是,就念家裡附近這所啊。「自己上學,自己放學,獨立比較重要。」住花蓮好一段時間了,多少都知道幾間有特色的小學的風評,家有五歲六歲小孩的家長,舉凡教師素質、教學品質、學校風格、到家長要的是什麼這類的大哉問,都成了尋常不過的日常生活話題。我的孩子讀過幼兒園,真正讀得時間很短暫、加起來差不多兩、三個月的時間吧。但種種原因使孩子對上學感到懼怕與排斥,終至放棄就讀。孩子的態度決定了我的態度,「為什麼孩子要上學?」成了我比較有興趣的哲學議題。
 
直到今年三月,大孩子滿五歲,兩個當父母的開始試問未來生活作息的現實問題。一向是睡覺睡到自然醒的我們家,可能要因為家裡有人要上小學,而開始變得憂鬱起來。喔,聞到了。鹹鹹的海風,吹來海的味道。有點夢幻、有點真實、彷彿若有光,那是藍晶晶的憂鬱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