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卡倫步道以及大禮部落

作者 alinggo on .

二零一零年一月三十一日吃過午飯後,我們決定去登山,走的是杳無人煙的日據時代理番道路,本以為只會走走得卡倫步道,但中途我們選擇了往大禮部落的山路,兩大兩小蜿蜒走著樹根與巨石相互纏繞,一路都是顛跛陡峭的石子樹根路,簡直就是攀岩實戰。
 
05360020
 
起初以為可以連接好走的步道,因此對於難行的山路不以為意,小咕子跟小牧牧兩人爬得可開心。有賴於這兩個月來我們已經走過太多步道與山路,這次雖然險峻,但我們都能勉力克服。兩個年幼小孩就這樣,被我們連拐帶騙開心爬上了第一座山頭,一路上當然是完全地沒有人,文臺與我開始知道這裡應就是前往大同部落、大禮部落的唯一山路。眼前將只有兩條路,一是繼續往上攀爬,直到連接步道,或直達大禮部落,然後看著辦。二是放棄再往上走,立即原路折返。我們已經走了好長一段路程,原途回返的話,將立即體驗「上山容易下山難」,陡峭的山路兩個孩子怎麼往下走?
05360028
在接近抵達第一個山頭頂顛時,我們讓孩子在一個大樹與崎嶇不平的石板上小坐,兩個孩子全然地「隨遇而安」,先是把玩著一路上撿到已風化乾燥的蟬的軀體,
05360027
間或翻閱著太魯閣國家公園提供的簡易生態地圖。
 05350011 05360024
我決定繼續上山探路,看有無別路。走至山頂,只見石頭越來越巨大,除了隱約可見被走出來的、像路一樣的路徑之外,沒有看起來比較安全的路。與文臺討論之後,我們決定今日就走到第一座山頭前為止,下山吧。原路折返才是困難的開始。帶著三、四歲的孩子走這條路,呼,真是一則以驕傲欣慰,一則是...自己嚇自己。
 
下山的路極為艱難,樹葉滿覆著石頭與樹根上頭,任何人只要捎一不慎,都可能失足掉落河床山谷,我時常得蹲著、抓住樹根,才能繼續往下走。小咕子跟著爸爸,已經走在前頭,她十分小心謹慎,小牧牧則跟我走在後頭,這孩子時常不喜歡被牽著手,老是說,「我自己!」、「我會保護自己。」示意要我放手,他想靠自己。三歲幼子走這種路要自己保護自己,我能怎麼辦?
 05360031 05360029

無奈的狀況下,只好一步我在前,一步他在前。當時我的想法是,我們四人確實有可能會遇到有人「滾下山」的狀況。起初只是威脅地說;「緊抓住石頭或樹根,不然會咕嚕咕嚕滾下去喔!」後來,我真覺得萬一他們滾下去,會不會驚嚇過度呢?因此,我開始做另一種心理建設,反跟孩子說,「萬一掉下去,盡量抱住大樹,或是這種粗粗的樹根,偶爾叫一下爸爸媽媽,讓爸爸媽媽可以找得到你。這樣知道嗎?」在這種充滿驚險的路況下,小牧牧聽了之後一副很懂事的樣子,點了頭,逕自要往下繼續走。一邊走,他還一邊複習著剛剛得到的訊息。嘴裡喃喃地說;「掉下去的時候,抓住樹,叫媽媽,」然後,還自己補充說明道;「媽媽只有一個小牧牧,不會再生了。」聽到這裡,我再也忍不住,只好停下來,維持在陡峭的山壁前,一手抓住樹根,要他也抓住穩固的樹根,接著,打開數位攝影功能,將他講的後半段話,錄下來。
 
 
錄影
 
 
一路上,想像著下一秒就要遇到山難,有時亦步亦趨黏著小牧牧,有時乾脆把山路當成溜滑梯,自己把握住支點,抓著他稍微溜一段過於滑的山路。幸好,天氣非常晴朗,算是一路順遂。
 
就在我們快下到五百公尺處的時候,回頭一位約五、六十歲的太魯閣族阿姨踏著輕快靈動的腳步,只見她身上背著竹籃,手裡拿著一根竹竿,身後跟著兩個對路況較感生澀的年輕人。我們聊了一陣子。果然他們剛從大禮部落出山,整段山路一般人得走三個小時,當地人卻只需一個多小時的步程。阿姨在大禮種植箭筍的作物,這是他們生計的主要來源。阿姨說,她已習慣山上的好空氣,也習慣每週這段山路的往返,她很歡迎我們有機會上山小住。我在暗想,遲早有一天,我們真的會進到大禮部落去找阿姨的。
 
05360033
 
兩個年輕人分別是祕魯人與波爾維雅人,他們是昨日在半路上與阿姨邂逅的路人甲乙,阿姨爽快邀約他們到山中小住,因而兩人夜宿阿姨大禮部落的家。原本打算晚上抵達宜蘭。
這是他們旅遊台灣的第二週。很敬佩這兩位二十五歲的南開科技大學的國際學生,下山後,我們又聊了好長一陣子。我邀請他們下次到花蓮時在我們家小住,他們感動地說,許多台灣人非常非常親切。順道地,我為他們建議了不同的行程,他們也即興地更改了計畫,決定搭便車到九曲洞,晚上到綠水合流步道附近可搭營的地方搭營過夜。我成了解說員,介紹整個太魯閣值得遊玩的地方,同時我們還討論了一陣大禮聯外道路。其實,從神祕谷三間一代也可連結大禮部落,只是,這段可是長達六、七個小時的陡峭山路,聽到這裡,他倆居然是一副很遺憾沒有繞道去神祕谷的表情。
 
05360021
 
 
很少有台灣年輕人願意腳踏實地、深度地親近台灣。我們互留地址電話,決定下次有機會再來碰面並一起登山或旅行。離別前,他們也歡迎我到祕魯以及波爾維雅小住。哇!這輩子我會去祕魯跟波爾維雅嗎?這可是我現在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哩。